首页>地方 > 正文

“脚下有泥”的乡村振兴令人心头生暖

来源:湖南日报 | 2019-08-16 16:43:00
  兰州百合、定西土豆、宁夏枸杞、贵州猕猴桃……丰收的季度,你想品尝哪里的特产?8月14日,做生鲜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联手全国约500个农产区,上线汇聚农特产品尖货的“农货节”,预计全国有4亿消费者将分享到

  兰州百合、定西土豆、宁夏枸杞、贵州猕猴桃……丰收的季度,你想品尝哪里的特产?8月14日,做生鲜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联手全国约500个农产区,上线汇聚农特产品尖货的“农货节”,预计全国有4亿消费者将分享到美味的乡村特产。

  让优质农产品直接与终端市场“对话”、让特色农业直接与全球消费对接,有诗意的乡村振兴,便能拥有更实在的地气。电商从来都是消费领域的“造节高手”,也是产业迭代升级的推动力。尤其是自2014年电商扶贫正式被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千百家电商在广袤农村的“百花齐放”,既是市场占位之需,亦是社会责任之举,它们不仅将“城市小区”与“田间地头”直连,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实体力量。2018年,有电商平台成功将百香果、雪莲果等多款小众水果变身 “国民水果”。

  山水一程,风雨一程。向前看、往下走,步子稳一些、心肠热一些,“脚下有泥”才会成为支农助农的常态。自党的十九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以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按三个阶段作出了总体安排部署;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业已出台;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也已印发;近日,国务院又专门发布《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这些一脉相承又持之以恒的作为,释放出制度设计的利好与善意,剩下最关键的,还是以“脚下有泥”的心态,去引领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通报,2018年全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780万人,其中82%创办了融合类项目,54%使用信息技术创业。这就说明两个现实的道理:一则,农村电商大可作为。当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当“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数字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迟早会“上天入云”。二则,新电商对乡村振兴的协力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网上的流量入口和价格上,更体现在帮助农民重构人、货、场等要素关系上。

  初心在,征程远。扶持乡村振兴的力量,就得从蓝图走入田间地头。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脚下有泥”的乡村振兴令人心头有暖,新电商等下行的企业力量、社会力量,恐怕亦当“好风襟袖知、泥土脚下沾”。(肖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未来三年5G全覆盖 9月在重庆正式发放手机号
下一篇:走出“湘西特色”扶贫攻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