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有力,“反炒房”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地铁4号线试运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全力推进……2018年,长沙市民收获了满满幸福。
“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李克强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送出沉甸甸的民生“大礼包”,再次沸腾了人民群众的心。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将越绘越美。
报告点击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加大城镇困难职工脱困力度。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代表委员声音
加大困境儿童保障力度
庹勤慧(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沙连续11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相信通过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长沙的幸福指数将持续提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妥善解决困境儿童的生活、就医、就学保障等问题,进而解放贫困家庭劳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目前,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还存在法规界定不够清晰、缺乏社会托底机制、欠缺补助监督和效果评估机制等问题。我建议,完善有关儿童监护及监护监督方面的法规,清晰界定监护人的监护和抚养能力要求,对抚养和监护缺失、抚养和监护能力不足或监护不当的监护人采取强制措施,要求这些家庭的儿童在困境儿童集中育养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在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由相关部委牵头,指导相关省市制定困境儿童集中育养学校建设计划,首先在贫困县(市、区)展开,列入各贫困县(市、区)脱贫攻坚计划。学习民办慈善学校的先进经验,采取政府监督、社会力量兴办、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困境儿童集中育养学校建设。支持鼓励困境儿童家庭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自主脱贫,形成有利于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生态优先创造美好生活
杨莉(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河泊潭村村委会主任):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民心所向。我了解到,近年来长沙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长沙蓝”成常态,这是长沙人民最扎实的获得感。同样,在贯彻落实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洞庭湖也出现了“麋鹿奔腾、江豚跳舞”的壮丽景象。
如何让老百姓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认为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许多渔民“上岸”生活。渔民可以拎包入住新房。渔民“上岸”后,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是,渔民“上岸”后也面临着转型难题。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建议通过开展培训,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致富。我希望这种帮助渔民转型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引来更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有更多专家重视洞庭湖保护、生态发展转型中出现的民生问题,让渔民“上岸”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陈晓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校长):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催生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全新机遇。新技术融合下的智慧城市在政务、交通、环保、能源、医疗、物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创新,惠及于民。
我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规划特点出发,建立科学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通过行政与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共享,设计智慧城市标准总体框架,分阶段推进标准制定。要运用创新技术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推动感知技术向高性能、低能耗、微型化、低成本方向发展,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议建立城市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鼓励全民参与,共建智慧城市绿色治理体系。
湖南行动
2019年,湖南将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标志性重大战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做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促进城市安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发展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长沙成果
2018年,长沙连续第11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较上年增加16天,湘江长沙段水质在Ⅲ类以上。
“反炒房”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完成棚户区改造2.29万户,改造农村危房5193户。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保维稳“百日会战”成效明显,实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命案全破。
“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全力推进,建成“15分钟生活圈”241个,市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14类公共服务。新建公共停车场137个、停车位2.68万个。新改建自行车道488.46公里,新建和提质改造人行道436.3公里,新建历史文化步道32.8公里。
上一篇:重庆启动植树志愿行动为留守儿童植下万棵爱心树
下一篇:北京市集体土地租赁房已供地72公顷 基本位于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