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区农业农村局整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 以工代赈促就业
来源:互联网2025-08-20 13:13:20

  “以前总觉得自己干不了重活,出去打工没人要,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没想到现在村里给了我活儿干,每天在村里的大棚建设基地做做后勤和辅助,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的孙子。”谈起如今的生活,满城区坨南乡坎下村脱贫户侯大爷眼里泛起了光。他的经历,正是满城区农业农村局整合全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以工代赈推动脱贫户和监测户中弱半劳动力就业的鲜活案例。

  精准破题:让“难就业”变成“好就业”

  针对脱贫户和监测户中弱半劳动力“体力有限、技能单一、离家顾虑多”的特点,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各乡、镇、村,将全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与以工代赈模式深度结合,针对脱贫户和监测户中弱半劳动力群体开发适配岗位,在项目中预留“轻岗位”,岗位强度适中、技能适中。为精准对接需求,区农业农村局还联合乡镇、村,摸排弱半劳动力的身体状况、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再与项目用工需求“一对一”匹配,确保“能干活、干得了”,真正让“家门口上班”从期盼变成现实。

1

强保障:三项举措撑起“增收长效网”

  通过“农业农村局+镇村干部+项目负责人”的三方联动推出保障就业三举措:一是“手把手”培训,镇村干部和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工人用通俗语言讲解操作要点,零经验者也能快速上手。二是“阳光化”薪酬,明确岗位按工作量计酬,日均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薪酬按时足额发放,让就业无后顾之忧。三是“暖心式”服务:为行动不便者协调“家门口岗位”,为需照护家庭者弹性安排工时,老人照料、孩子上学两不误,不用再为“背井离乡”犯愁。

2

微光成炬:小岗位撬动“大民生”

  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全区7个乡镇8个村已通过集体经济项目以工代赈模式,带动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也在群众的参与中不断壮大,形成“群众增收——集体变强——再扩岗位”的良性循环,这些曾经“边缘化”的劳动力,如今成了村民口中“了不起的乡村建设者”。

3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将持续扩容以工代赈,优化岗位供给,让更多弱半劳动力在以工代赈中增收成长,以“小岗位”托起“大民生”,真正实现项目兴、群众富的双赢。

[ 保府都市网编辑:ms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