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移动“加电站”让农机“续航无忧”
来源:互联网2025-04-24 13:11:40

  “无人机飞回来电池电量不足,落地就能充电,凭借半小时快充技术,单机日作业量从80亩提升至150亩。”4月13日,在望都县黑堡乡宰庄村高标准农田边,喷药无人机操作手王卿熟练地从无人机上拆卸下电量耗尽的电池,将其放入电动农机移动“加电站”。随着指示灯闪烁,充电即刻开始。

  在有7万余亩高标准农田的望都县,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作为保定市唯一一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该县自2020年开始实施“智慧农业”项目,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农资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王卿正是这一变革的亲历者——通过掌握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她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每年3月底至5月的冬小麦植保旺季,无人机充电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她:“一块儿电池也就飞20分钟,备用电池根本不够用,再回去充电就特别耽误事儿。”

  今年2月底,国网望都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调研发现,电动农机续航不足是农户反映集中的问题之一。该公司经过摸排发现,电动农机充电平均耗时占作业时间的40%,严重制约春耕春管效率。为此,该公司决定打造电动农机移动“加电站”。

  国网望都县供电公司白岳供电所负责人李伟说,该公司技术团队变废为宝,选用废旧的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JP柜)作为主体,设计与组装移动“加电站”。“加电站”配备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根据电池的电量和健康状况自动调整充电参数,确保电池充电安全又高效。

  3月13日,第一台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电动农机移动“加电站”终于诞生,并迅速被投放到望都县田间地头。

  无人机单机日作业量从80亩提升至150亩,王卿见证这场“充电微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前每天要来回跑三四趟充电,现在田边就能‘加油’,作业效率直接翻倍!”

  据悉,为做好春耕春灌期间电力保障工作,除了移动“加电站”,国网望都县供电公司依托各类科技化手段,开展“智慧助农”行动,通过“刷脸办、一证办”绿色通道,助力农户业务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将电力大数据与农业排灌台账深度融合,建立“线路—台区—农户”三级监测体系,为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充足的“电动力”。

[ 保府都市网编辑:ms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