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赶上”致富路 他曾行程4万里
来源:互联网2025-07-09 11:02:31

  太行山东麓的革命老区阜平县,田家庄村的毛驴产业发展势头正旺。据了解,目前该产业全链条带动农户近170户,460人通过担任养殖基地饲养员、种植工或餐饮店服务员,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达6000元。

  “个人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叫真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致富路上就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郑二军感慨。大台田家庄村,过去村民靠着播种山间薄田养家糊口。“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2012年,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在阜平2496平方公里的土地激情奏响,田家庄村气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这里环境幽静。山谷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山涧溪流潺潺,是发展生态养殖的理想场所。”郑二军介绍,当时自己经市场调研、反复琢磨,觉得毛驴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技术含量低、市场前景好,可以一试。

  一排排标准化的驴舍因山势而建,自东向西,错落有致,一头头毛驴皮毛油亮……2016年,阜平县百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养殖基地首批引进种驴210头。

  “为了选好驴苗,我跑遍了广东、山东、河南、内蒙、东北等地。”郑二军介绍,为了降低毛驴养殖产业的“上马”风险,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累计下来行程共计两万多公里,最后选定了“黑乌头”和“三粉驴”这两个品种。黑乌头和三粉驴养殖成本较低,抗病能力强,出胶率高,并且生长快。

  7月3日,在养殖基地,饲养员正给毛驴添料,毛驴吃的带劲儿。圈里的种驴皮毛油亮,小驴驹长得欢势。

  “这种草料是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高,毛驴爱吃着呢。”郑二军介绍,公司成立伊始,流转1700亩山地,种植养驴饲草紫花苜蓿,喂紫花苜蓿不仅提高了毛驴的肉质,降低了投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

  历经多年发展,如今百川农业养殖场存栏驴3100余头,其中繁育母驴2600多头、肉驴500多头。此外,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路径,将传统美食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在县城开设"百川居"餐饮店,以驴肉火锅、驴肉火烧等特色产品成为阜平美食名片,并创新推出"驴肉烧烤""驴肉小炒""平价早餐"系列,形成"养殖+种植+餐饮"闭环产业链。

  “我们俩口子在这干了好几年了,主要负责育肥驴的养殖,每天喂料、消毒、打扫卫生,活儿不累,每月能挣七八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民郑宪亮由衷而言。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郑二军用自己的热血和担当,展现了投身乡村振兴的炽热情怀。如今,小毛驴正驮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踏着坚实的步伐,在阜平这片热土上铿锵前行!

[ 保府都市网编辑:ms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