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身体怎么样呀?最近有些降温,一定注意保暖。”
3月4日,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胡秋芝,笑盈盈地在电话里跟竞秀区铁塔社区独居老人李恒立说。
一年多前,女儿在国外的七旬老人李恒立,成为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包联对象,志愿者胡秋芝负责每天给他发送微信问候平安。
“去年11月份,老人在家中不慎摔伤,他第一个就想到给我打电话求助。”胡秋芝说,李恒立在家休养期间,她和多名协会志愿者轮流上门看望,为他送吃的、用的,嘘寒问暖,帮助老人尽快恢复健康。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高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
“独居老人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独自在家,遇到突发疾病或不慎跌倒等紧急情况时,能否得到及时救助?”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会长陈振辉说,2021年,他与当时任铁塔社区书记的陈瑞华聊起独居老人的窘迫,两人都深有感触。
“铁塔社区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区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如何关心和帮助独居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也是社区一直关注的问题。”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2021年12月,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正式发起于铁塔社区。协会规定两个志愿者包联一位独居老人,签署包联协议,在社区和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同时备案,弥补社区服务短板。
从那时起,协会志愿者们对老人的早请安、晚问候,协助老人购置生活物品、就医住院等一系列精细化服务,就如及时雨一样滋润着众多独居老人的心田。
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清脆爽口的小凉菜、口味丰富的素馅包子……在位于铁塔胡同95号的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爱心就餐点,87岁的独居老人刘凤敏和朋友相约来吃早饭。
2023年4月6日,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特别是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爱心就餐点正式开业。
在这里,90岁以上老人、参战老兵早餐免费,午餐3元。70岁以上包联的独居老人早餐3元,午餐7元。
情感和善意是流动的,在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蔓延。
热心居民送来闲置碗筷,好心人和爱心企业捐赠了米、面、油。
独居老人张明环既是包联扶助的对象,又是志愿者群体的一员。她不仅加入爱心餐厅的工作中,还动员独居老人张慧琴、魏彦菊、刘俊菊等人一起到餐厅做饭。
大厨路立军退休后,一直寻找自己晚年生活的价值所在,后来加入协会,义务在餐厅做饭。
中医大夫尤建会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独居老人们问诊把脉,还动员老母亲一起到爱心餐厅帮忙。
“以前吃完饭就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天天稀里糊涂,没意思。到餐厅帮忙后,一分钱不挣还挺快乐,过得特充实。”70岁的独居老人高文秀、高文玲双胞胎姐妹高兴地说。
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公益之举,带动了一波又一波有爱心、有精力的退休老人加入其中。大家汇聚点点滴滴的力量为爱心餐厅增添暖意,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餐厅的爱心延续。
铁塔社区里的关爱独居老人志愿服务,是否可以推广复制到其他社区,为打造“没有围墙的托老院”发挥作用?
答案是肯定的。
3年多来,保定市关爱独居老人志愿者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志愿服务已扩展到主城区56个社区,协会共有志愿者500余名,包联独居老人360多名。
“未来,我们准备以社区为单位,以楼栋为小组,将爱心志愿者逐级组织起来,将独居老人逐层包联,志愿者就住在家旁边,让他们不必离开家就能享受到服务,为‘银龄老人’安享晚年出一份力。”陈振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