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盘嫩绿的芽苗菜在11层的苗床上整齐摆放,一个苗床架承载着3000个芽盘,同时上下循环运动。6月28日,在阜平县史家寨村的保定豆致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喜江介绍,一粒黄豆变身芽苗菜,脱胎换骨只需要7天时间,工厂生产车间从头到尾全程自动化,“上面的温度比下面要高四五度,这样上下循环,7天后就能同时成熟收割。”
这家占地40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去年8月启动建设,近日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一座集监测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在线化、预测精准化为一体的生产土培黄豆芽苗菜的植物工厂。工厂包含智能泡豆车间、智能播种车间、育苗车间、收割车间及打包车间,种菜就像车间流水线一样,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可日产芽苗菜1.5万余公斤。
工厂六七位工人都是经过培训上岗的当地村民,他们启动按钮,只见一个个芽盘在智能自动化播种线上列队缓行,通过传送带被机械手臂取出,放到苗床架上。在苗床架上经过7天培育,芽苗菜达到收割条件,再通过传送带被自动化设备收割、清洗,打包、上市销售。工厂的“智慧大脑”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智慧屏,就能实时掌握芽苗菜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实时对芽苗菜进行科学补水、补光,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作业。
“阜平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我们落地这里,我们公司研发成功土培芽苗菜,并建成现代化智能植物工厂,降低了人工成本;采用小分子团高能量水质处理设备,使水转换成小分子团高能量水,保障生产的芽苗菜具备绿色无公害、保鲜时间长、根茎粗壮、口感清脆等特点。工厂一年可生产芽苗菜约50茬,每天用黄豆2500公斤,可带动当地脱贫户50户100多人稳定增收,明年在阜平县计划种植5000亩左右黄豆从而带动更多农户,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喜江展望未来。
据介绍,另外一占地1500平方米的“豆致富”芽苗菜工厂,也正在阜平县城南庄镇进行建设。两个植物工厂都采用先进的立体层架栽植、土壤栽培技术,不施化肥和农药。智能科技化赋能让芽苗菜实现标准化生产,是阜平县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智慧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深化对农业产业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数字化改造,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该县乡村特色产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