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快要进入抽穗期,为保障玉米抽雄授粉顺利进行,需从水分、养分、病虫害防治、环境调控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以下是具体措施及依据:
1. 水分管理:维持适宜墒情
关键措施:
抽雄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土壤相对含水量需保持在 70%-80%,避免干旱或积水。干旱时及时小水浅浇,雨涝时需排水防渍。
高温天气可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小水勤灌降低冠层温度,增强授粉活力。
注意事项:
授粉期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湿度过高引发病害。
阴雨天气需提前疏通沟渠,防止花粉吸水破裂或花丝老化。
2. 养分供给:平衡追肥
关键措施:
玉米九叶一心期
追施第一次肥,增强抗倒伏能力;
玉米十三叶一心期
第二次追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分次追施氮肥(如尿素)和钾肥,或叶面喷施液体氮肥,满足抽雄授粉期养分需求。例如: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加黄腐酸等,提高抗高温能力。
注意事项:
避免单一施肥(如仅施氮肥),需氮磷钾配合以减少空秆率。
3. 病虫害防治:精准防控
关键措施:
大斑病、小斑病:发病初期喷施唑醚氟环唑或苯醚甲环唑或苯甲戊唑醇等,间隔10天连防2-3次。
玉米螟:使用甲维·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重点喷施雌穗期。
蚜虫:百株蚜量超1万头时,喷施吡虫啉或高效氯氰菊酯。
注意事项:
授粉期尽量避免喷药,若需施药应选下午5点后,避开上午授粉高峰期。
4. 人工辅助授粉:提升结实率
适用场景:
连续阴雨、高温(>32℃)或花粉活力不足时,采用人工授粉。
操作方法:
晴天上午8-10点
进行,用授粉器或拉绳抖动雄穗,使花粉均匀落在花丝上。
每隔2-3天重复一次,确保充分授粉。
效果:
可显著减少缺粒、秃顶现象,提高结实率16。
5. 环境调控:温度与湿度管理
高温应对:
温度>32℃时,通过灌溉或喷施叶面肥(如0.1%硼砂溶液)降低田间温度。
高温导致雄穗分枝减少时,及时剪除无效雄穗,减少养分消耗。
湿度调节:
空气湿度控制在 70%-90%,过高时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摘除底部病叶。
6. 去雄与空秆处理
总之,保障玉米抽雄授粉的核心在于 “水肥平衡、精准防控、环境适配”。通过科学管理水分、分次追肥、人工辅助授粉及病虫害防控,可显著提高结实率,减少因气候或管理不当导致的减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