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威县行政审批局局长蒋志华
自助服务区一角
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威县行政审批局荣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近日,记者走访了威县行政审批局。
小到普通家庭二胎生育审批,大到大型公司注销登记,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制改革中的牛鼻子,其提速和改革将大大影响后面办事效率,最明显一点,群众会少跑很多腿儿。
2014年,威县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如今审批服务升级为6.0版,基本实现“一窗办理”。记者站在威县行政审批局滚动大屏前,当日审批事项受理情况“唰唰”地过,车辆运营证核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乡村已不是印象中的乡村,现在乡村经济活动活跃,行政审批的“放管服”正为我们的乡村变革提供动力。
做一回农民进城
原本以为威县行政审批局是藏于县城深处的一家单位,我们坐班车抵达威县客运中心,脚一落地,抬头一望,威县行政审批局近在咫尺,与其相连的是威县市民服务中心。这种设计不禁令人称赞,这里真是发自肺腑地为群众进城办事提供方便啊。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进城盖章跑审批,可不是要一家一家单位跑吗。现在大为改观,坐车进城,下车就是宽敞明亮的县行政审批局和县市民服务中心。虽然我们从石家庄远道而来,抵达一刻,还是有了那种农民进城办事撞了一下腰的感觉——不用多跑一点儿路,真方便啊。
威县行政审批局和威县市民服务中心总面积7800平方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点儿不输都市里的市民服务中心。其运行机制大体如下:威县行政审批局和县里其他23家单位都在这里,只要那边审批过了,来这边服务中心很快就能接着办事。显然,农民进城办事效率提速了。一窗办理、一站式服务的高效运转的背后,借助互联网,是行政审批和23家单位共享一个网上办事平台,审批局在平台上一项一项地审批,23家单位同时又是监管单位,整个过程信息公开、透明,无疑,这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
时针指向11时,距离中午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审批大厅的滚动屏“唰唰”地过,提示当日审批受理事项情况,车辆运营证核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注销登记……状态栏标注“在办”或者“办结”,一目了然。让你在感叹工作人员审批高效的同时,不禁对当下乡村经济刮目相看,乡村经济活动非常活跃,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乡村了。
是啊,以往印象中的威县是产棉农业大县,有“冀南棉海”之称。近年来,威县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通用航空、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底,威县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7000余家,2015年至2018年,四年的市场主体增量相当于2015年之前历史增量之和的1.5倍。
集中审批让群众受益
中午,我们采访了威县行政审批局局长蒋志华,他还是威县市民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记者:能描述一下审批怎么提速的过程吗?
蒋志华:以往群众要过审批关,先要提供各种要件,等艰难过了审批,再到各相关单位办证。那时审批是权力,有时会出现人情审批的情况,就会把人拖住了。我们现在是审批局和县里各窗口单位共享一个网上办事平台。群众的扫描件要全部上传到这个平台,审批到哪一步了,审批过了,大家都能看得到,然后该到哪里办证就去哪里办。大家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共同完成集中审批,大幅地提升了审批效能,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以往群众跑断腿跑审批,现在只跑一趟,甚至一趟也不跑就能办妥。
记者:审批提速了,审这一关会降低要求吗?或者怎么看待审和批这两个动作?
蒋志华:我们和23家单位同处一个网上办事平台,因为整个审批流程都在网上进行,23家单位同时是审批的监管单位,像公证、公安、交警、税务等都是入住单位,集中审批走完了,各局去办各局的事。某种程度上说,以前的审批是把监管前移,既审批又监管,所以整个流程就慢了。现在大家在一个平台,办理时间,科室,准备材料,一目了然。群众知道怎么办,效率就快了。我经常说,审批公开了,也就公正了,公正了,也就方便了。我们建立了监管清单、责任清单和事项清单,审批过程都有时间规定,办理人要件齐全,工作人员没有理由不批,超时,第一次黄牌警告,第二次就要亮红牌了。审和批,我们对内严格把关,对外是服务。通俗地讲,办理人的扫描件发到这个系统了,马上出证,以网上为准。集中审批,一定要让群众受益。
记者:这里的自助办理服务区也是亮点。
蒋志华:我们建成全省首家智慧自助服务大厅,设备很先进,功能齐全,设置税务、公安、行政审批等部门的27台自助终端,群众随时可以来自己办理。今年5月4日投入运行以来,共自助处理违章8000余条、领取发票47000余份,办证100多个。还是那句话,都方便了,大家才会来。
下放清单涵盖了一个农民的生老病死
行政审批局毗邻县城客运中心,蒋志华笑称“不让老乡多走一步路,多花一分钱”,行政审批提速以不浪费每一个人的时间成本为前提。在6.0版中,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推进政务向乡村延伸,威县行政审批局选择梨园屯镇、常庄镇、第什营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将283项审批服务事项下放乡镇受理或办理,设综合办理窗口,实现“一窗通办”。
下放审批事项清单是经过摸底出的。记者拿到手里浏览,包括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再生育审批、村民建住宅审批、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核发、婚姻登记、老年优待证办理、城乡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注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出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个人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征收、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项。这些基本涵盖了一个农民的生老病死,是一幅乡村社会生活全景图。“我们会派乡村代办员,比如办理老人优待证,上传电子照就行,不用进城办理。实现审批提速,让群众又省钱又省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威县行政审批局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