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老年朋友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积极响应国家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号召,望都县民政局于六月份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守住民众的养老钱。
近年来,一些不法机构和企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打着“养老服务”“以房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扰乱养老服务市场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特提醒广大老年人,注意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避免财产损失。
一、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假借“养老服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个别机构或企业缺乏实体基地,或虽有养老实体但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通过临时租用养老服务场地开展活动、宣称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向老年人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二)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康养服务等项目名义,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回报、“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三)以租售“老年公寓”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以销售虚构的老年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老年公寓使用权等名义,声称入住即给予优惠折扣、不入住也可给予高额分红,通过收取高额房款、租金、押金等形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四)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以销售养老产品、“保健品”、提供养老服务的名义或者以高额利息为诱惑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五)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以房养老”、每月坐享高息收益等名义,通过进行虚假宣传,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实施借款理财并承诺回报高额利息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六)打着“政策、概念”旗号实施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政策旗号,利用元宇宙、NFT(数字藏品)、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新概念实施新型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二、提升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防范能力
(一)增强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养老机构的本质是提供养老服务,不相信投资返利、高额回报的承诺,谨记高额利诱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远离非法集资。
(二)慎选养老机构。选择养老机构时应查看相关证照是否合法、看收费服务是否公开、看协议是否合理、看缴费是否合规,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合同),谨慎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用,不向个人账户缴纳资金。
(三)谨慎投资理财。理性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理财渠道,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不参与非法集资,守好自己的养老钱。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四)及时进行止损。发现遭遇非法集资,立即停止投入,避免损失扩大。保存合同、转账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拨打110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帮助。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如实提供信息,协助追回损失。
(五)举报非法集资。如发现养老服务领域涉嫌非法集资行为、线索,请积极向本地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地方金融工作部门举报。望都县民政局监督举报电话:0312-781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