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越冬以来气温总体偏高、气象干旱等问题,连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组织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田间进行苗情考察,结合气象条件强化小麦春季管理,为高产丰收打好基础。
经过技术人员苗情考察,20个考察点平均主茎叶龄4.6片,单株茎蘖3.1个,单株次生根2.9条,亩总茎蘖数平均89.8万,亩有效大蘖48.9万。414.18万亩小麦中一二类麦面积九成左右。预计返青时间,保南麦田2月底3月初,保北麦田3月5日前后,时间略早于常年。
同时,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去年冬前气温持续偏高,积温较多,早播、播量大麦田旺长,群体偏大、植株偏高。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春季气温仍将偏高1-2℃,小麦仍有旺长趋势,后期可能存在冻害和倒伏风险。部分地块未进行冬前镇压、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表墒散失较多,干土层厚度5-8厘米不等,发生春旱的风险大。
针对全市小麦当前的苗情、墒情以及气象条件特点。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提示,春季麦田管理要以“抗旱防冻,控旺促弱,防病虫草”为重点,搭好丰产架子,力争高产稳产。要加强麦田春季麦田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合裂缝、沉实土壤,减少麦田失墒,避免过早拔节。墒情较差麦田抢浇返青水,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建议使用喷灌和微喷灌进行灌溉,亩浇水量8-10方,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影响小麦返青生长。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有剧烈降温天气,在降温之前采取灌水措施,减小土壤降温幅度,减轻冻害影响,同时要精准用药防病虫害,确保小麦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