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消协联合14家单位发出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倡导经营者向市场供给更高质量、更加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
大盒配小物,“层层套娃”,既失了主次,又造成浪费、累及环境,这是包装“过度”。然而,商品不讲“卖相”,追求“素颜”出场,也是另一种“过度”。从产品来说,简约适度就是“更高质量、更加绿色环保低碳”。
“适度”就是不偏不倚,体现一种理性且有度有节的生活态度。这一倡导中蕴含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中华民族向来崇俭黜奢,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强调对“度”“节”的把握,在“能为”和“不能为”之间找到平衡。这正如“小康”是古代中国人描述的一种社会理想,追求的是富裕是殷实,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而不是欲望的过度释放,乃至无休止膨胀。
过去生产力不发达时,物质生产资料匮乏,不大可能在制造上“过度”,“过度”更多是一种在物质缺乏时的想象。现代社会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发达,制造商品的能力大大提升,在物质极大丰富、吃穿不愁的时代,提倡简约适度,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更见其重要性,且正当其时。
美好生活绝不是过度生活。“适度”理念所塑造的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是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多强烈,坚持“适度”就有多重要,则更见过度之不可取、不应为。
不仅如此,“适度”还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的表达。人生不是无度消耗,不是泛滥的、贪婪的人生,而要过有度有节的人生。近些年来,一些人向往“财富自由”的所谓成功生活,对奢侈生活渴求向往,对物质的需求没有限度,把世界“物欲”化,而不大考虑浪费问题。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极不可取的。资源不是可以随意且无限索取的,无节制释放欲望将带来危机,倡导绿色低碳,反对奢侈浪费,其实就是对人的欲望的节制,过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生活。
今天我们强调“适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又体现了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也是对人生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