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夏天,身体机能更加适合营养的补充、钙质的吸收。有些人认为自己一直都很注重补钙,但为什么还会缺钙,甚至骨质疏松?海河医院骨科主任王能兴提醒,补钙有讲究,生活习惯影响钙吸收,不同人群补钙也不同。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钙的流失,钙流失过量会增加机体缺钙的风险,比如饮食口味重的人缺钙风险比一般人高。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在机体中会随血液来到肾脏,在吸收过程中,大量钠会制约钙的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因此,少吃盐相当于多补钙。
除了饮食清淡外,还应注意在食物中补充钙。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饮用250至500毫升牛奶,来保证对基本钙量的补充。鱼、虾、虾皮、鸡蛋、豆类、豆制品等也富含钙。
晒太阳可以促进钙吸收,晒太阳时间最好避开正午,选择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的阳台或空旷场所最佳,每天晒太阳20至30分钟即可。坚持足量运动能有效维持骨量,减缓骨质流失。年轻人可以做些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慢跑等,老人可以选择快走。
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需要补钙者,可适当服用钙剂。如果一天服用一次钙片,建议在睡前服用;如果一天服用两次钙片,另一次可在早饭后1至2小时服用,以防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影响钙的吸收,引起结石。
此外,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需要补充更多钙,一般主张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糖尿病患者不宜选择葡萄糖酸钙等补剂。老年人最好饭后服用补钙制剂,以免血钙浓度过高影响心脏健康。(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