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市民在中心农贸市场选购时令蔬菜。记者 喻梵 摄
图②:城区不少理发店已经开门,理发全程必须戴口罩,入门必须检测体温和登记。记者 喻梵 摄
图③:鸟巢海湾骏腾小面店只支持外卖。记者 喻梵 摄
图④:2月21日,乘客在客运中心站有序排队上车。记者 甘昊旻 摄
被划入低风险区后,我区开始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政策,“安静”了近一个月的城市按下“重启键”。2月22日,记者在街头采访发现,我区不少商铺陆续开门营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地恢复经营,逐渐焕发生机与活力。
部分理发店营业
戴口罩成“通行证”
“请问你要洗头还是剪头发,先测量下体温。”2月22日上午11点,位于金佛大道的一家理发店恢复营业,开门不久,就有几位顾客来到店里。和以往不同的是,戴口罩成为进入理发店的“通行证”。
“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理头发了,再不理头就成‘金毛狮王’了。”顾客韩先生说。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理发店做了相应防控措施。理发店管理人员骆云敏说,2月21日正式恢复营业,考虑到安全问题,目前返岗的理发师均为本地人,外地回南的理发师需自行隔离期满后没有相关症状才能来店里上班。同时,要求进店顾客必须戴口罩,员工每天晨起测量体温、勤洗手、戴口罩,保证操作间和店铺环境卫生整洁。店里不开空调,将大门敞开保持通风,每天对店内消毒。
随后,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理发店,发现不少店已开业,顾客和员工都自觉戴口罩,理发店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做好防疫工作。
包子馒头走俏
面馆营业多接外卖
“热腾腾的馒头包子,1元一个。”“老板,我要5个馒头。”当天,记者在兴南路一家包子铺看到,前来购买馒头包子的顾客纷纷表示“想念已久”。
包子店负责人李坤双告诉记者,当天是恢复营业的第一天,“开业前一天,我们将锅碗瓢盆全部清洗并消毒,要求员工及进店顾客戴口罩,并且每天都要消毒。”
在渝南大道5号,记者发现一家面馆门口,标明其暂不接受“堂食”,门口张贴的防疫告示上写有“请戴上口罩”“门口点单”等温馨提示,仅有外卖员在门前等候接单配送。“之前受疫情影响,我们处于歇业模式,2月21日才重新开业,但是只接受线上点单,暂不提供门店服务。”面馆老板钱余告诉记者,为做好防疫工作,除了确保员工体温正常、设备消毒外,目前,该店面条、米粉、炒菜只能打包、不可堂食,营业时间从10多个小时缩减至六七个小时。
出租车恢复运营
支付纸币乘客需实名登记
当天,停业许久的出租车重新穿梭在大街小巷。
“师傅,走中央花园。”招了招手,市民熊敏戴着口罩上了车,“为了安全起见,麻烦坐后排,这是乘客信息采集表,麻烦填一下。”出租车师傅冉庆丰提醒道。
南川博翔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华介绍,2月22日,该公司首批运营了89辆出租车,其余出租车将逐渐恢复运营,为做好防控工作,公司对所有出租车进行了消毒,门把手、座位,还有车窗,凡是乘客和驾驶员容易接触的地方都要喷淋消毒,同时要求驾驶员必须把口罩戴好,驾驶时要开窗通风,“现在微信支付可通过大数据追踪乘客信息,如纸币付款的乘客,需填写乘客信息采集表。”王光华说,采集表包括乘客的住址、联系方式、上车时间、身份证信息等。(记者 马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