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领航、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
留百户村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整合资金资源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红色驿站”“党建微家”等特色阵地11处,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村“两委”干部每天坐班接访接待,提供“周末不打烊、中午不间断”服务,确保群众“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开通“党群连心微信群”服务,构建全天候、零距离的民意直通渠道,由党支部书记王双龙担任群主,“两委”干部代办员担任“线上服务员”,实时在线解答政策咨询、回应群众咨询诉求,真正实现“诉求在群里表达、问题在群里解决、民心在群里凝聚”。
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群累计回应群众咨询诉求200余件次,协调解决道路修缮、垃圾清运等实际问题32个,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支部建在网格上,设立党员责任区12个,通过“党员联户”等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真正让党支部成为群众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的“红色堡垒”。
二、支部织密服务网络,真正做到排忧解难
“槐树底下不仅能乘凉,还能相互评理呢。”聚在大槐树底下的大爷大妈们高兴的说道。
留百户村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问题,因地制宜,利用村民们饭后在大槐树下休息聊天的机会,将百年老槐树下的空地改造为“议事调解广场”,建立“党员乡贤评理团”。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在村口百年老槐树下,“五老”调解团(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老干部)、网格员和涉事群众都到老槐树下讲一讲。今年以来,通过“老槐树议事会”累计化解土地流转、赡养纠纷等矛盾18起,“有事到槐树下说理”成为村民新习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支部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同时留百户村常态化开展“基层民生走访”,坚持“干部常入户、群众少走路”,以“居住相邻、关系相近、方便服务”为原则,要求网格长和网格员,对一般户每月走一遍,困难户、问题户每周见一面,重点信访户每天看一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发现信访隐患,真正做到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群众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忍不住感慨:“红马甲转一转,家长里短全都管”。
三、支部引领积极探索,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从实地观摩到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榜样9》中周台子村的范振喜书记无私奉献,留百户村党支部书记王双龙深受感触,意识到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治理的最有力保障。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积极探索并结合本村实际,自2023年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共流转土地1100余亩,村集体不仅每年增收7万元,地租也由以前的300-500元/亩,提高到现在的800元/亩,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同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农忙时节就近吸纳零工就业,每季吸纳就业300余人,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另外留百户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雕刻石材、种植养殖和家庭手工业,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就业务工挣“薪金”,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从产业发展的“主心骨”到幸福生活的“设计师”,留百户村党支部通过凝聚治理合力、盘活资源要素,真正成为群众“离不开、靠得住”的红色堡垒。“脚下沾泥土,心中怀乡亲”,留百户村党支部用一件件暖心实事诠释了“有事找支部”的深刻内涵。如今,村民们的笑脸多了、抱怨少了,党群关系更加紧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