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发布了[0x9A8b]支持新领域,重点支持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交通自由和人员自由,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许多金融机构首次在临港新区开展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早日采纳”新区政策红利,为自贸区深化改革插入金融“翅膀”。
机构升格号
开立新片区首批自由贸易账户号
近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临港新城支行”升级改名为“建行上海自贸区新银行支行”,成为新区第一家设立分行的金融机构。
事实上,就在新区被增设的同时,几家大型银行也为新区企业开设了自由贸易账户,以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
上海新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公司,于今年4月在临港注册。8月6日,公司来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并提出开展外汇、境内外融资等综合金融需求。
据了解,除了开设自由贸易账户外,中国银行还首次发放贷款。上海临港给排水发展有限公司近日获得“绿色”贷款1000万元,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张新元表示,我行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将及时跟进政策落地,尽快开展相关金融服务。“我相信,新区将形成更好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为创新金融服务提供广阔的空间。”
资金秒转号
开展贸易便利化结算业务号
总体规划建议采用国际公认的金融监管规则,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流程,促进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化。
公告当日,建行成功登陆自由贸易账户网上银行支付“立即”业务,迈出了贸易结算便利化的坚实第一步。
使用这项服务,Dysono Pharmaceuticals的资金到达了交易对手,实现了“无纸化,无需账户”。 “往返银行的成本大大降低,资金周转也加快了。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笔真正的红利。“Dysono的相关负责人说。
集成电路是临港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最近,在新区域注册的上海吉塔半导体有限公司在ABC上海分公司的设备采购下处理了大量的外汇结算和跨境汇款。此外,ABC还负责中芯国际的跨境购汇和外汇支付。
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表示,中国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措施。临港新区可以率先实施这些政策,让改革红利尽快在新区落地,并获得先发优势。
聚焦科创
服务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上海环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临港已初步形成了高端产业集群。例如,在智能网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它吸引了许多中外汽车龙头企业,如特斯拉和上汽。
工业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成立于2014年,全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主题投资基金——上海自由贸易区基金即将启动第一期20亿元临港新区科技投资基金,重点关注智能制造,高端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
上海自由贸易区基金临港新区业务部负责人余辉表示,上海自由贸易区基金已经在新区预留了多个项目,并将选择优质项目推广其上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些智能家居机器人公司的山口智能智能部件是从海外进口的,长期以来一直在等待自由贸易区的新区政策。山口情报联合创始人侯希如表示,该公司已安排安排海外货币结算和货物运送到港口。 “根据初步计算,如果整个过程在新区域完成,它可以将时间缩短30%并节省约15%的成本。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新华社桑新何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