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来,“促进消费”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政策的关键词。据记者的不完全梳理,今年,包括北京,上海,河南,山西,广州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重点是促进消费,并增加了稳定的增长。
具体而言,《山西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议进一步放宽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家政,教育和培训六大领域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在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体力消费结构升级方面,还公布了促进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具体措施,大力推进汽车消费的优化升级,加快绿色消费的发展和增长。
在推动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加速发展的同时,《广州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还计划推进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的建设,共同推出“单向多站”旅游产品和路线,促进相互认可。 Suigangao旅行社和导游资格。我们将实施“质量诚信香港之旅”红名单制度,共同打造“粤港澳湾区旅游一体化”品牌。
与此同时,近日,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地也纷纷出台鼓励夜间经济发展的措施,并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深夜食堂”。
近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发布,提出到2021年底,将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独特,功能完善的“夜都城”标志性建筑,商业区和生活圈。满足消费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商品消费发展,深化内需潜力的措施。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告诉记者,推出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有望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由于需求不足。”他认为消费应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将采取一些措施,包括优化市场环境,鼓励刺激消费等。预计下半年将推出更多类似的政策。
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傅义夫认为,从目前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潜力还远未被释放。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促进家庭消费,预计未来的政策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从需求方面看,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改善三线以下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方面努力工作。从供给方面来看,应该努力提高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以实现更优化的产品质量和更丰富的商品类别,并降低商品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使人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边际消费。刺激消费潜力的趋势。
傅毅夫表示,政府部门还应注重营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和国际标准基准,实施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的政策,加强监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打击假冒伪劣。等待。 (见习记者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