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在线,北京,8月5日(杨洋)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报告——《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报告指出,自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骄人的历史成就。它不仅没有使用世界上9%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人们的餐桌越来越富裕,质量越来越好。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的总体方针。农业和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作为总体把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将跃上一个新台阶,现代农业发展将汲取新的蓝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主要体现在:第一,粮食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次,经济作物生产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三是林业健康发展。森林覆盖率显着提高。四是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五是渔业繁荣,水产品供应充足。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着成效,协调性明显提高;二是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益突出;三是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完善,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主要有以下表现: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发展迅速,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技术驱动作用增强。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关键点如下: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加深,适度规模经营迅速发展;二是大量新业务实体兴起,现代农业活力增强;第三,新的生产方式正在迅速发展和扩大。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整体社会形势的稳定发挥了战略性的后院和压载石。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仍存在问题,如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因素分配不合理等。农业仍然是一个短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领域。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