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带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仍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近,随着各省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公布,向公众展示了更详细的“消费地图”:上半年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的特征是什么?哪个当地居民“花钱”最多?哪个省的消费增长最快?
收入支出相匹配
消费理念更新潮
今年上半年,各省人均消费支出与去年持平,消费支出总量与去年相比普遍上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排名前9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和湖北,与去年上半年持平。但是,9个省市的人均消费支出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北京人均消费支出突破2万元,湖北人均消费支出突破1万元;重庆和内蒙古的人均消费支出也突破1万元,使得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 3
地方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收入水平也是一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地区的消费支出较高,收入增长较快的地区的消费能力也较快。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等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收入水平相对应,这些人均收入最高的省市也是今年上半年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清单的第一阵营。
在消费能力居首位的地区,新的消费观念尤为突出。
不久前,住在天津的陆女士在公司对面的健身房花了1400元,用了6个月的健身卡。在她看来,这是今年上半年最有意义的一个。 “在正常情况下,花在购物上的最多时间是网上购物,买衣服或其他东西。然而,现在每个人都越来越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外在形象。健身卡不仅仅是减肥,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健康的投资,“陆女士说。
居住在北京的“90后”女孩江红兵说,她今年上半年的开支主要用于娱乐活动。观看表演,观看电视剧和出国旅行成为她的主要消费项目。作为一名金属音乐爱好者,江红兵每个月都要去看两场演出。该节目的门票几乎成了她固定的每月开支。与此同时,戏剧和音乐剧也是她的大消费者。 “仅在6月23日,我才观看了两场演出。此外,我今年3月和6月分别去了日本和香港。”江红兵坦言,旅游确实花了不少钱,但这些消费带来的精神享受让你开心。
东南沿海体量大
中西部消费增速快
从上半年的“消费地图”来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强省的表现基本稳定,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相对较快快速。
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上半年全省十大省份占全省一半,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五省市人均消费支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前列。其中,上海批发零售业上半年实现零售额6079.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82.16亿元,增长2.9%;浙江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广东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80.41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一季度增长0.8个百分点。
虽然中西部省份的消费市场没有东南沿海那么大,但增长速度普遍较快。其中,上半年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河南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江西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住在河南农村的赵叔叔和他的妻子一直很节俭。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两口的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在过去,这个家庭不愿意安装空调,这对老夫妻每年夏天都坚持使用粉丝。在今年上半年,赵老两口在孩子的劝说下增加了新的空调。除了空调,赵的家人今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改造了厕所,并购买了新的卫生建筑材料。 “虽然花了一点钱,但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这笔钱是必要的。”赵爷爷说。
为了进一步巩固消费活力,沿海省份也经常采取行动。例如,广东推出《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针对当前受限制的消费问题,提出了九个方面的29项具体措施,稳步提升了消费者的期望,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了强势统一市场的形成。其中,为了优化汽车消费环境,提出了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彩票和招标指标,扩大准购买规模等措施。
消费潜力释放
新业态不断涌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上半年的“消费地图”中,服务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体验式消费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消费特征。例如,上半年,北京服务消费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升级消费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上海非商店零售额完成1173.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
在济南工作的白领说,由于工作经济独立,个人开支增加很多,网上购物的频率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增加。 “除了每天购买衣服和日常用品外,我通常还想购买虚拟娱乐产品,如视频网站会员和在线游戏套餐,”她说。
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司长杜西双指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不断推进,5G网络布局正在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应用,新产品和新格式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正在兴起。特别是随着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智能物流和社交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络消费继续快速增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研究员赵平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基本作用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复苏力度,潜力和活力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后劲。
“一方面,城市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水平阶段。消费市场的发展也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消费增长相对放缓,消费增长已经开始突出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之间的关系,商品内部消费结构的优化也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表现;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得多。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许多农村居民愿意扩大消费,因此,未来中国的消费将同时具有“质量”和“扩张”,并且各省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模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拉动力。“赵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