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亿劳动力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9-07-25 14:33:00
原标题:近9亿劳动力: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

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自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总人口比例连续七年“双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于较高水平。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持续释放“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劳动力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截至2018年底,中国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7.29百万人,占总人口的64.3%。

尽管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比例连续七年“双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于较高水平。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持续释放“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2600多万人,首次降至9亿以下,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宏观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冠南说。

郭冠南认为,从劳动力供给规模来看,全球有近9亿劳动力是世界上最好的,超过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根据城市人口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持续至少20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继续实现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从劳动力供给质量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龄已达到10。5年,相当于二年级的高中阶段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主要工作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增加到11.2岁,新劳动教育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增加到13.5岁,相当于第一年的大学。 “提高劳动者整体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职工技能,促进中国'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释放,使劳动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郭冠南说。

“9亿劳动力无疑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最大潜力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李伟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共同构成了最重要的输入因素。生产。与资本因素相比,劳动力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技术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必须依靠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李伟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起飞主要依靠接管“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这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正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数以亿计的工人通过“看中学”和“干中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非技术工人发展到技术工人,为中国的经济起飞和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正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一个服务大国。 2012年,服务业在业内首次超过GDP。 2018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

“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数据显示,2013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达到1.48亿个就业岗位之后一直在下降。然而,服务业的年均劳动力需求已达到1309万。过去,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支持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未来,劳动力也将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略有缩小,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增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专家建议,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旧社会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发挥现有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优势作用。人口和工作年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年龄人口,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记者林沪灿)

[ 保府都市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