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7月18日举行的政策例行情况介绍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介绍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建立新的信用监督机制,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通过建立新的信用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成本,形成促进诚信,纪律和不诚实的制度机制和社会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伟良表示,对于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和不值得信赖的行为,他们将采取非常严格的纪律措施,在一定时限内实施行业和市场禁令,将永久驱逐市场。
进行等级分类监督
“失去信任的成本低,惩罚太轻,缺乏沟通是不诚实问题高发,频繁发生和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连伟良说。
全面加强信贷监管是否意味着企业的监管压力会变得更大?在这方面,连伟良表示,不同的企业监管压力应该是不同的。毫无疑问,对于那些行为不信任的公司来说,监管的压力会更大,而法律观察的市场参与者的监管成本也会很高。下降。
“信用监管的目的是使信誉降低成本,减轻压力,让失败者”付出代价,增加压力。“连伟良说,为实现上述目标,有必要进行等级分类监督和科学信用评估。
层级分类监管作为信用监管的突出特点,是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信用条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于遵守法律和诚信的企业,“无干扰”,尽可能减少对市场参与者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增加违反法律法规和“高剑”的企业的随机检查比例和监督频率。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等级和分类监管,那就是让值得信赖的人不时做任何事情,并不时打扰信任。”如果企业想降低自己的监管成本,减少监管压力,就必须努力改善信贷状况。连伟良强调。
探索信用修复机制的建立
惩罚不诚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监督机制,是为了使全社会依法守信用。企业或个人违背承诺后如何修复信用?信用修复的标准是什么?
“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不仅是国际经验的有用参考,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连伟良说,通过实施信用恢复,我们不仅可以普及政策,法规和诚信的知识,还可以鼓励有点不诚实的市场参与者进行真诚的改革和经营。这对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信用恢复不仅仅是一个“白色记录”或简单的“退出”。惩罚“是一个纠正的过程,有不诚实的先决条件,程序和限制。
连伟良提醒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那些不诚实行为的市场参与者,不要相信一些关于“清洁记录”和“白色信用”的非法广告。目前,有关部门已安排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特殊处理,坚决打击各种恶意侵权行为和不诚实行为,以信用修复的名义,永不宽恕,以有效维护信用建设的正常秩序。
可信度激励将是“可见的,可触摸的”
“如何采取”有形,有形“的措施来取得可信的效益,我们将其概括为”三好二低“。即更好的行政服务,更好的融资服务,更好的公共服务,更低的监管成本,更低的交易费伟良说。
——更好的行政服务意味着政府部门为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府事务中值得信赖的人提供“接受和接受”和“接受和批准”服务,使信得过的信誉更好。批准越快。
——更好的融资服务是让信誉良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享受便捷便捷的融资服务。信贷越好,贷款就越容易。
——更好的公共服务是不断向公众扩大信用利益的应用场景,例如,让值得信赖的人享受更便捷的交通,医疗后付款,以及更有利的无抵押借书。
——较低的监管成本是通过分级分类和监督来降低具有良好信用和低风险的市场参与者的抽查比例和频率,并为合法和值得信赖的市场实体实现“无关”。
——较低的交易成本是通过广泛分享信用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信用链接,降低交易成本,使受托人获得更多机会和更高效率,增加各种市场参与者对可信赖的信任。而且收益更大。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探索和建立激励措施的做法,让更多值得信赖的人真正感受到诚信,价格,诚信和诚信。”连伟良说。 (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