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股市全线大涨
美东时间周二,欧美股市全线收涨,欧股创近六个多月最大单日涨幅,道指收涨近550点,纳指涨近3%,标普500指数涨逾2%。奈飞公布财报超预期,盘后股价一度大涨近15%。国际油价小幅收涨,金价续创7月底以来新高。特朗普再次批评美联储加息,称美联储是他的最大威胁。美元接近两周低位。美国、沙特关系缓和,在美上市MSCI沙特ETF大涨超5%。
欧美股市:欧洲STOXX 50指数收涨约1.40%。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43%,报7059.40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1.53%,报5174.05点。德国DAX指数收涨1.40%,报7059.40点。意大利FTSE MIB指数收涨2.23%,报19717.83点。标普500指数收涨59.13点,涨幅2.15%,报2809.92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547.87点,涨幅2.17%,报25798.4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214.75点,涨幅2.89%,报7645.49点。
中概股:趣头条收涨8.24%,微博收涨4.59%,虎牙收涨4.3%,阿里巴巴收涨3.77%,网易收涨3.35%,蔚来汽车收涨2.81%,腾讯(粉单市场)收涨2.76%,新浪收涨2.27%,京东收涨2.03%,百度收涨1.54%,华米收涨0.32%;爱奇艺则收跌0.65%,拼多多收跌1.42%,哔哩哔哩(B站)收跌3.51%。
大宗商品: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0.1%,报1231.00美元/盎司,续创7月底以来新高。WTI 11月原油期货收涨0.14美元,涨幅0.20%,报71.92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涨0.63美元,涨幅0.78%,报81.41美元/桶。上期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SC1812夜盘收跌1.47%,报557.00元;10月9日涨至597.00元,创上期所原油期货首个交易日(3月26日)以来的主力合约夜盘收盘纪录最高位。
相关阅读:经济日报:提振股市信心终靠改革开放
从资本市场自身的改革开放成果看,A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丧失信心。经过近期风险集中释放,目前A股总体估值合理,部分行业和公司发展前景良好,投资者不该从市盈率和成交额数据中发现恐惧,而应看到股市的韧性和投资机会。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召开投资者座谈会,听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意见建议。部分投资者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主线来提振市场信心。这是在今年A股市场出现明显回调、防控金融风险任务繁重的形势下,监管层与投资者的一次重要沟通,也是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稳金融、稳预期、稳投资等“六稳”的重要举措,现实意义非同寻常。
资本市场是信息市、资金市,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前沿。稳定和提振股市信心离不开两个维度:既要考虑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金融牌照放开、完善基础性制度等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分内事”,又要跳出股市“自留地”,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站在国家经济发展高度思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对于股市健康发展的内涵和作用。
从资本市场自身的改革开放成果看,A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丧失信心。
多年来,监管部门不遗余力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步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稳中有进,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退市制度等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忽悠式重组、欺诈发行、投机炒壳等一批有代表性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例先后法办,“高送转”炒作、绩差股难退市、“铁公鸡”分红难等顽疾已被根治或者得到极大改善。
继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后,A股近期又被富时公司纳入其指数计划。投资者诟病的外部市场不佳“连累”股指回调,恰恰说明A股国际化程度提升。经过近期风险集中释放,目前A股总体估值合理,部分行业和公司发展前景良好,投资者不该从市盈率和成交额数据中发现恐惧,而应看到股市的韧性和投资机会。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维度看,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针对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政策层面已经作出充分应对,投资者过度担心或恐慌显然不合时宜。除实施定向降准外,货币政策已适时适度地作出预调、微调;在财政政策方面,监管部门已为减轻出口企业困难调整了出口退税率,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正在酝酿之中;作为防风险重头戏之一的高房价目前已得到初步控制,“影子银行”风险不断释放;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进,战略性重组、去产能、“处僵治困”等方面成绩初显。
我国的政策回旋余地很大、工具丰富,风险意识强,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类不确定性。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话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稳定,价格水平处于良性区间,企业利润增加,税收和工资收入也处于不错的水平,预计今年能够实现增长目标”。
这些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没有理由被忽视,脱离国内经济、夸大外部风险更是没有理由。那些一味放大经济问题和股市问题,对积极因素视而不见,进而执意看空中国股市的观点,是盲目悲观的表现,根本原因还是信心缺失。股市要走稳、走好,首要任务是提振信心,既要稳住经济发展预期,又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归根结底还是应回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轨道上来。
从市场自身维度看,今后应继续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引导长期投资行为,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完善交易制度等各项基础性制度;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看,未来应提升股市战略地位,调整“重融资轻投资”的惯性思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各监管部门还应强化逆周期意识,发挥协同合作优势,真正把党中央关于经济金融工作各项举措部署落实到位,把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各项措施、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措施同稳信心、提振信心有机结合。唯有如此,才能让市场安心、投资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