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定市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等,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从准入到退出的全链条服务,推动个体经济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跃升。今年,该市新增个体工商户78053户,“个转企”完成1488家,个体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服务网络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稳就业、惠民生、促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定市制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服务规范》,以标准化服务消除区域差异,统一全市登记标准,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针对个体工商户反映的“跨区办理标准不一”等问题,将名称核准、材料清单、审核标准等内容纳入标准化管理,确保群众在任何政务服务大厅都能享受同等服务。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县城,现在在村里扫码就能看流程,网格员帮着提交材料,当天就能拿到证。”日前,望都县望都镇村民韩翔宇通过村级综合服务站办理土豆粉店相关证照时说。这一变化得益于保定市构建的个体工商户登记服务体系,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线上线下融合畅通办事渠道。线上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申请人通过“冀时办”App即可完成名称自主申报、材料上传、电子签名等流程;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配备专职帮办人员提供事前证前指导帮办代办、事中优化流程规范登记、事后跟踪回访服务。
三级体系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县级专窗+乡镇受理+村级代办”服务体系。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个体工商户服务专窗”,推行“县乡通办”;乡镇级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登记专窗”,承担咨询、受理、审核等职能;村级综合服务站配备网格员,提供材料代收、政策咨询等服务。其中,高阳县小王果庄镇已为13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定制高频事项二维码,群众“扫一扫”即可了解办理流程,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
四项制度强化服务保障。推行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帮办代办制,明确服务标准与责任。其中,限时办结制要求设立登记4个工作小时内办结,注销、变更1个工作日内办结;帮办代办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全程免费代办,开通绿色通道。
七项措施赋能 助力“个转企”升级
“不到半个小时,新的执照就出来了。流程很快,顺便还能把预包装食品备案办了,很方便,服务非常到位!”日前,安国市药商魏先生通过“个转企”证照联办政策,只填写一份表单,就成功将“安国市兴佳花茶行”升级为“安国市兴佳瑞辉商贸有限公司”,并且当场就领到新的营业执照,以及转型升级为企业后新的预包装食品备案凭证。
围绕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需求,提供增值化服务,保定市推出“七策提质”举措,在经营场所开源、变更登记减负、证照联办提速等7方面,系统解决个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个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经营场所开源,破解选址难题。针对个体工商户反映的“经营场所难找”问题,支持村(社区)开展集中登记模式,提供标准化专门场所作为经营场所集中登记点。其中,安国市在数字中药都设立集中登记点,为500余户药商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帮助个体工商户合法合规经营,实现“办照不出药市”。
变更登记减负,激发市场活力。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经营者,延续原成立时间、字号,同步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今年,该市完成经营者变更登记5939件,平均审批时限大幅缩短。
证照联办提速,实现准入即准营。针对食品小餐饮、小作坊、超市开办等高频事项,推行“一次申请、并联审批、一次办结”。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同步审批,实现证照同领。其中,定兴县推出“开办饭店一件事”套餐,由代办团队全程代办,完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并通过视频方式提供食品设施布局指导服务,从申请到拿证仅2个工作日。
“个转企”通道畅通,助力做大做强。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整合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
精准帮扶分类,实施差异化服务。落实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政策,对“生存型”商户侧重租金减免、社保补贴等帮扶,对“成长型”商户提供融资对接、技能培训,对“发展型”商户重点支持“个转企”、品牌建设。
注销程序简捷,破解退出难题。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两证整合”改革后设立的个体工商户,税务等部门无异议的,无需提交承诺书和公示即可注销。
数字赋能增效,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在登记注册领域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提高登记效率、降低开办成本。其中,蠡县开通线上“AI智能客服”,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咨询。
支持特色产业 打造“一县一品”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保定市形成定兴休闲食品、安国现代中医药、高阳纺织(毛巾)等9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集聚与个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聚焦个体工商户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形成“一县一品”服务新模式。
在安国市,随着中药材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和行业集中度加强,不少个体工商户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为破解个体药商转型难、手续繁等问题,安国市行政审批局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政策解读、证照联办等服务,为商户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办照不出药市”。特别是在数字中药都、安国市交易大厅、旧药材交易中心等经营中药材的个体户密集区域,安国市开展“个转企”政策定向宣传,设置咨询台提供面对面服务,发放政策手册百余份,推动78家中药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推动中药材产业产值持续增长。
望都县创新开展“网格+审批”激活基层服务,针对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许可证办理、政策解读等内容,选派业务骨干对网格员进行“一对一”专题培训,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村民小事不出村。该县还推出“1+N证照联办(联销)”,打造“一门一窗一号一次”审批模式,目前已涵盖公共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林草种子经营许可等行业,材料提交减少40%,办事环节简化60%。
博野县开展“一中心三链条”全周期服务。变单一市场准入服务模式为事前问询指导、事中联办联变联销、事后回访帮扶再创业“三链条”模式,全面打造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全周期服务,今年,通过“证照联办”模式已为127户个体工商户实现证照“一次办结”,办理证照联销19户,注销后帮扶26户。
针对个体工商户注销难题,蠡县通过开发“清税一网通”系统,打通税务、市场监管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跑路、群众零跑腿。今年,该县已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业务2909户,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
据保定市行政审批局企业注册科科长范雷介绍,该市将持续扩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登记服务中的应用,提升“一网通办”智能化水平。同时,完善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政策,推动“个转企”与产业链升级融合,助力个体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