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明德小学学生隔着屏幕回答河北小学老师的提问。
保定市区的河北小学和满城山区的明德小学牵手,经过13年实践、探索,逐渐打磨出“城乡互动课堂”坨南模式,该项目创造性地大幅降低了互动设备的准入门槛,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解决了当前备受关注的智力帮扶瓶颈问题(本报8月18日报道)。“城乡互动课堂”逐渐在保定及张家口多个山区县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精准扶贫效果,近两千公里外的贵州金沙县也在组织实施项目落地。该项目也引起国家、省委、省人大主要领导以及教育部门的关注,11月12日上午,保定市召开山区县城乡互动课堂建设推进会。
保定各山区县将逐步落地“城乡互动课堂”
自2007年3月起,保定市区河北小学在满城山区坨南乡明德小学,依托手拉手帮扶开展城乡教育均衡化实验。“城乡互动课堂”项目主持人、河北小学校长武文革带领团队紧紧围绕城乡课堂的改善,在尊重山区教育生态和原有办学优势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介入的方式,进行城乡教育均衡化供给侧改革实验,从根本点破解城乡教育发展障碍。
2016年4月15日起,明德小学与河北小学装备了“异地互动”教学设备,实现同步教学、异地课堂联结、异地同屏互动、异地批改批注、异地学习指导、异地邀请授课、异地协作教研、远程观摩、数据采集和教学资源加工等多项功能,由城市教师同时驾驭本地和山区两个学习小组,异地同堂授课,有效弥补农村优质教师不足的缺憾,终于找到了“异地互动”的突破点。
11月12日,保定市教育局召开山区县城乡互动课堂建设推进会。保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给予“城乡互动课堂”充分肯定,认为这真正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要大力推广。
参会的保定各县、区教育部门主管局长、电教站站长认为“城乡互动课堂”在解决了山区学校教育诸多问题的同时,还不给山区学校增添经济负担。他们将尽快召集有关负责人与河北小学确立对接机制,尽快将这一模式在当地落地生根。
“城乡互动课堂”在精准扶贫中放异彩
“城乡互动课堂”通过技术介入的方式,为教育扶贫注入了强心剂,逐渐在贫困山区落地并引发各界关注。
2016年春,“城乡互动课堂”解决城乡互动教学的主要痛点后,2016年4月起,满城坨南互动课堂模式复制到阜平县西刘庄小学、原南市区青堡小学、北市区大西良小学等,全面拉开应用层面的序幕。
星星之火,带来燎原之势。2019年7月14日,民进河北省委会将坨南“城乡互动课堂”对接到康保县,在国家深度贫困县康保县迅速普及。该模式在保定市莲池区青堡小学、莲池区三庄子小学、唐县吕家庄小学、清苑区孙村小学等山区和薄弱学校纷纷落地。满城黄龙寺小学、涞水西关小学、涞源狼牙口小学、唐县倒马关小学、巨鹿县铜马镇小学、南和县段村小学正在组织实施,甚至远在近两千公里外的贵州金沙县木孔小学也要落地“城乡互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