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莲花池“飞”来一只非洲的语言“啄木鸟”
来源:凤凰网河北综合2019-03-19 09:07:32

2019年3月15日,一队河北大学文学院的大学生走进了保定莲池书院博物馆。引人注目的是,其中还有一位来自非洲的黑人姑娘。这并非首次国内外的青年学生一起走进保定,走入古莲花池。去年,一队由国内外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在古莲花池拍摄了名为《莲池》的短视频,也曾在网上引起热议。而此次河北大学一行人,是要为保定市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一项特殊的调查服务,他们被称为语言的“啄木鸟”。

调查团队在古莲花池牌坊下合影。付纯/摄

从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当日在这里,保定市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与水平提升计划(以下简称“该计划”)启动了。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傅林、莲池书院博物馆馆长柴汝新及全体工作人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及调查团队成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调查团队。付纯/摄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该计划将对保定的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全面助力相关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整体竞争能力。

据了解,该计划属于社会服务性科研项目系列之一,由河北大学莲池书院组织开展。河北大学莲池书院由莲池书院博物馆、河北大学文学院、新莲池书院三方共建,旨在深入研究和挖掘莲池书院文化底蕴,促进莲池文化的继承性创新和创造性转化,实现历史上的书院文化与现代大学文化的完美结合,进而打造全国书院文化复兴示范基地。

古莲花池春色。郭晨曦/摄

莲池书院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直到1903年停办,先后存在长达170年之久。由于管理有方,学子云集,莲池书院为清王朝培养出很多官僚、文人和学者,在晚清名闻遐迩,誉满京南,使保定成为直隶文化教育中心。同时,莲池书院也成为当时国内著名学者践行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在国内较早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地方。

仰视。何万松/摄

保定古莲花池是莲池书院所在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历史上有位伟人两次来到古莲花池,并对莲池书院给予高度评价:“莲池有名,是因为有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当时在全国是很著名的。”他就是毛泽东。

[ 保府都市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