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同城 ——保定涿州市交通先行构建协同发展快速路
来源:保定市政府2019-03-01 08:39:43

涿州市民小石已在北京工作数年,春节一过,他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双城生活。

“每天6时起床,6:50从家里出发,7时左右到达涿州东站,然后坐7:11的G6704赶往北京西站。再坐地铁,一般能在8:30前赶到公司。”小石说,到达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公司,耗时比家住望京的同事还要短一些。

“从涿州东站到北京西站,高铁全程行驶25分钟。我在涿州的一部分社交圈是在高铁上建立的。”小石说,往返京涿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常常拼车往返或对交通状况互相提醒。因为一趟列车,大家成了朋友。

“从涿州东站上车25分钟可直达北京西站,感觉涿州和北京像一座城市。”同样在京工作的杨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涿州的变化深感满意。

如今,每天360个班次的公交车使涿州实现与北京的公交同城化,每天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有60多列往返车次停靠涿州,使涿州真正融入了“北京半小时通勤圈”。此外,备受瞩目的京雄高速、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涿州段、廊涿城际铁路也在加紧筹划推进。

随着北京区域及河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出行方式不断增加,城际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涿州市作为北京周边区域的紧密层城市,抓住京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不断新改建对外交通主干线,并通过逐步扩大城市公共交通覆盖面,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服务水平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现在,107国道、京白路、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纵贯南北;省道廊涿涞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横贯东西,形成涿州对外交通快速通道。全市公路总里程1156公里,路网密度156公里/百平方公里。城乡公交网络覆盖率达100%,城乡通车率98%,年客运总量350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一环、二纵、三横、四对接、五走廊、多点贯通”的公交网络格局。涿州市有6条公交线路已延伸至北京市郊,其中北京838公交车往来涿州5分钟一班,年输送进京旅客1500万人次。

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首先打通交通运输发展的大动脉。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交通先行的发展策略,使涿州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有了更多担当和更多收获。随着以中船重工涿州海洋装备科技园、中国五矿涿州科技产业园、中冶集团总部基地、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字号”企业项目入驻,一波接一波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涿州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了拉动全市经济、改善民生的引擎。

近年来,涿州市聚焦加快协同发展,精心谋划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了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现代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集群。2018年,该市推进重大产业项目50个,累计完成投资71.4亿元。中冶总部基地、华侨城城市客厅等总投资433.9亿元的15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37.1亿元的歌华有线智慧云、中关村和谷产业园等8个项目顺利推进;一期投资60亿元的中船重工海洋装备产业园进入施工阶段……

目前,涿州市三大产业比例达到7:34:59,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更好承接项目落地,涿州市已建有三家省级开发区——京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全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

[ 保府都市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