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高碑店新发地 疏解下的共赢之地
来源:保定市政府2019-02-27 10:14:52

成功疏解商户6200余户,间接疏解外来在京人口2万人,带动河北果蔬种植基地50万亩,构筑了首都绿色农产品安全保供的“护城河”

5年来,如新发地这般的疏解样板,保定持续增加中

2月19日,在高碑店新发地香蕉交易大厅,36岁的樊金锁正在指挥工人卸货:“刚从老挝拉过来的3万多公斤香蕉,还不够一天卖的呢!”

春节假期,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四,樊金锁平均每天能批发出去近5万公斤香蕉。

商户落地生根不再“漂”,经营前景更看好

1997年,15岁的山西人樊金锁开始了“北漂”生活——骑着三轮车在北京街头卖香蕉。由于北京房价持续上涨,樊金锁一直没在北京买房。

2015年4月,在别的商户还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环境下犹豫不决时,樊金锁第一个从北京新发地搬到了高碑店新发地香蕉交易厅。“这边交通环境和硬件设施更好,租金能省80%,人工每年能省15万。”樊金锁称,在刚过去的2018年,他的香蕉出货量达到了830多万公斤。“不仅超出了北京时的出货量,还增加了河北省和周边省市的客户。”

如今,樊金锁不但在高碑店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更将女儿送到了公立中学就读,还在高碑店注册了公司,“我就把根扎在这儿了,不用再漂了。”

同样不再“北漂”的还有做精品果生意的樊晓强,自称“强哥”的他经营了100多种水果。在高碑店新发地,樊晓强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库房,比在北京时大了5倍。在经营之余,樊晓强还搞起了电商,如今线上业务每年以8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这让“强哥”觉得高碑店是他的福地。

如樊金锁这般的北京新发地疏解商户,在高碑店有约6200户,间接疏解外来在京人口2万人。

疏解效果持续显现,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樊晓强告诉记者,来高碑店新发地之前,他从老挝进口的香蕉都是直接运到北京,“北京四环啊,有一个华北地区的蔬菜水果批发枢纽,河北、山西人得去北京批发蔬菜回去卖,现在看完全没必要啊。我一年最少有100多辆大卡车货物,在北京堵俩小时不挪窝司空见惯。要知道,一辆烧柴油的大货车相当于20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

除了疏解的商户,高碑店新发地的疏解引领作用更为明显。

近两年,高碑店新发地先后与京开五金等多家专业市场达成合作意向,并与北京马连道、首农集团、北京崇远集团等10多家企业完成签约。2017年11月,京开五金市场已整体入驻并启动运营。高碑店新发地花卉博览园如今已成为承接北京花卉产业疏解的主要平台,汇集花卉企业300多家,已经于2018年11月9日正式启动运营。

疏解同时,高碑店新发地直接带动河北果蔬种植基地50万亩,在园区连续举办三届京津冀蔬菜对接大会,为200多万吨河北蔬菜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市场为中心,高碑店新发地建设了集金融服务、餐饮休闲、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批疏解重大项目落地,保定成对接坚强支点

记者从我市协同办了解到,如高碑店新发地这般,一大批来自京津的重大项目纷纷在保定落地,优势产业项目聚集的速度在加快。

在满城区,北京康立生医药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河北京车满城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中;在高新区,北京硬创梦工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保定分院落户;在白沟新城,动批服饰商贸城项目早已落地;在安国,北京同仁堂集团中药材加工生产及物流配送项目也已经竣工投产;在涞水,中电科涞水产业园加速推进,北京公交智造产业园已经有30多家公交上下游企业落户;在涿州,中船重工涿州海洋装备产业园建设中……一批“中”字头、“京”字头加快推进,加快疏解、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 保府都市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