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木兰红大枣深加工食品、涞源县桃木疙瘩柴鸡蛋、王成兰熟食制品……8月31日,我市承办的2018年河北品牌农产品万里行活动在北京启动,在专题推介活动中,我市众多品牌农产品成为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市将发展壮大品牌农产品作为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扎实推进建设,到目前全市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6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2018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全市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90个,规划面积263.79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市发展设施蔬菜67.4万亩,打造部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120家。
在推进品牌建设中,全市大力实施“一县一品一牌”培育计划,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79个,认证各类无公害、绿色生产企业309家。其中,满城草莓被授予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安国中药材、阜平大枣、阜平“老乡菇”、涞水“景岳”香菇等被评为省级名优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内引外联,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市,高碑店新发地作为北京首批外迁企业,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杆和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娃哈哈、蒙牛、白象、马大姐、喜之郎、汇源等一批国内知名产业龙头相继扎根我市,成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正式设立后,我市着眼于对接京津、服务雄安,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于同年7月13日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战略品牌,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资源,集中培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影响力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已建设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10大类26个特色产业,现有100多个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驿站得到转化、应用和推广,成为我市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深化绿色高端发展、具有保定特色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