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保定市政府2018-08-21 10:38:55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截至7月28日,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92,同比下降23.73%,在“2+26”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九,在74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七,下降率均排名正数第二名;PM2.5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8%,在74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六,在“2+26”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七,下降率在74城市中排名正数第二名,在2+26城市中排名正数第一名。

今年以来,我市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交办重点大气污染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群众反映问题355件,涉及大气污染的共计210件,已完成整改184件,26件正在积极整改中。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督察交办问题629个,506个问题已经整改完成,123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强力推进散煤污染防治。今年以来,我市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开发区散煤经营网点、洁净型煤配送中心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对主城区、保北京津冀禁煤区散煤管控工作进行抽查。

“双代”工程马不停蹄。强力推进清洁取暖,截至目前已铺设管路4497公里,安装采暖设备5.22万户,完成验收通气15263户,完成率9.16%。根据《保定市燃煤锅炉淘汰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对燃煤锅炉实行清单式、台账式管理。10月底前,我市拟全部完成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改造。

强力推进机动车污染管控。目前,我市开展尾气排放检测的47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全部设有安检检测线。截至6月底,我市共对36285辆重型货运柴油车进行尾气排放检测,其中2080辆检测不合格,全部予以劝返,并对其中的140辆进行处罚,保持了对重型柴油车超标排放的高压态势。老旧车淘汰,年内需淘汰老旧车13829辆,截止到7月底,已淘汰9937辆,完成总任务的72%。

强力推进工业企业监管。坚守“散乱污”防反弹和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两个底线”。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今年以来,我市新排查发现1443家,截至目前,已完成593家。提升改造类、整合搬迁类“散乱污”企业9月底前未完成的,将全部关停取缔。

强力推进扬尘污染管控。加强监测监管,开展建筑工地PM10监测联网,市主城区174家建筑工地安装PM10监测点位335个,各县(市、区)162个工地安装PM10监测点位205个,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现扬尘数据高的点位,立即责成相关单位采取清扫、洒水、停工整改等措施削峰,加强洗扫保洁。目前,我市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47%,县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今年以来,对国道、省道出动洒水保洁车辆4920辆次,每天洒水两次,洗扫里程约1万公里。主城区抑尘保洁投入5700余万,同比增加14%。

加强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根据《河北省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对有证露天矿山进行整治,我市341处有证露天矿山已全部停产到位,其中完成整治43个,主动退出41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今年上半年,我市4个国考断面、6个省考断面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国考断面中,唐河白合、拒马河大沙地(入北京)2个上游断面水质保持Ⅰ类,好于去年同期(Ⅱ类)。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我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21个,易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于5月底竣工;涞源经济开发区、唐县经济开发区北区均无外排水企业,正在开展园区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其余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均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十大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2017年,我市开展造纸、钢焦、氮肥、印染、制药、制革六大行业清洁化改造,目前完成印染1家、氮肥1家。今年,按照省通知要求重新摸底调查,新发现应纳入改造范围的造纸企业2家、印染企业117家。目前,71家已完成清洁化改造,剩余48家年底前完成。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已于2009年完成,近年来水质监测结果表明,5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全部符合饮用水源地相关要求。

环境监测及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全市263个乡镇小型空气站建设任务已于7月初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联网调试。在全省率先建设对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和重点企业全天候监控的环保“天眼”工程。今年,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对“天眼”工程进行扩容,在京港澳、高铁、京昆高速沿线新增184个摄像头,现在已安装探头68个,各县(市、区)正在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于8月底完成。截至目前,我市22个县(市、区)共有乡镇(街道)288个已全部完成乡镇环保所挂牌工作。

[ 保府都市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