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旅游+”多维赋能 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来源:互联网2025-10-22 12:30:49

  金秋十月,走进阜平,处处是醉人的景致与热闹的活力,一幅“山水养眼、文化养心、产业养民”的旅游画卷徐徐展开。

  在天生桥瀑布,层林尽染的红叶与飞瀑相映成趣,游客举着相机定格美景;在骆驼湾村,红灯笼点缀着青砖灰瓦装扮着一排排民宿,餐桌上的山野炖菜飘着香气;在苹果种植园区里,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游客们提着果篮体验采摘乐趣,在秋日暖阳下鲜活动人。

  近年来,阜平立足生态资源与红色底蕴,以“旅游+”战略为抓手,打破单一观光模式,推动“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产业”“旅游+体育”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变成富民兴县的“金山银山”。

  在“旅游+生态”赛道上,阜平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两手抓、同步推”。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契机,对天生桥等核心景区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戏冰雪”的全季旅游产品。同时,鼓励村民发展精品民宿、农家餐馆80余家,带动2000余名群众就地就业,让生态旅游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引擎”。

  红色是阜平的鲜明底色。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诞生地,阜平深挖红色资源,将“旅游+红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系统整合革命遗址、纪念馆等资源,精心打造5条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精神。今年以来,阜平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16%,红色IP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让阜平旅游从“流量”变为“留量”。围绕林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阜平打造“旅游+产业”融合示范点,游客可走进种植基地参与采摘、品尝果汁,在食用菌大棚学习种植技术、购买新鲜菌菇。同时,开发“阜平有礼”旅游文创产品,将红枣、核桃等农特产品与红色文化、生态元素结合,设计出系列手工艺品、食品礼盒,让游客“带走阜平记忆”。截至目前,阜平“旅游+产业”模式已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20%,实现“旅游搭台、产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环。

  以赛事为媒,阜平更让“旅游+体育”成为文旅发展新亮点。以红色资源为根基,阜平持续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先后举办三届阜平红色超级马拉松,让参赛者在奔跑中感受红色土地的变迁;承办3场省级、1场国家级东南山汽车场地越野车王争霸赛,吸引全国赛车爱好者聚焦;落地“2025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比赛,借全民赛事点燃乡村旅游热度,“跟着赛事游阜平”的热潮不断为当地汇聚文旅流量。2024年阜平共接待游客51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48.6亿元,文旅产业的经济带动与社会价值持续凸显。

  如今的阜平,以“旅游+”为笔,在县域发展的蓝图上不断书写新篇。下一步,阜平将持续深化“旅游+”融合创新,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提升、产品业态丰富,让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动力。

[ 保府都市网编辑:ms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