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鼓声穿越岁月长河,悠悠文脉浸润乡土情怀。西王力民俗鼓舞扎根清苑沃土,以刚劲的节奏接续着祖辈智慧,更以年轻一代的接力书写着新的篇章。今天【清苑•非遗】专栏走进这项凝结着地方智慧与民俗风情的传统艺术。
在西王力村的排练场上,阵阵鼓点声震彻云霄。十几名鼓舞队员正全神贯注地排练,他们动作整齐划一,伴随着鼓点的节奏腾挪跳跃。鼓点时而急促如倾盆骤雨,迸发出激昂澎湃的力量;时而舒缓似潺潺流水,传递出细腻温婉的情感。队员们迈着刚劲有力的步伐,不断演绎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将力与美的完美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王力民俗鼓舞第五代传承人王彦臣介绍:“过去每逢春耕、秋收时节,全村人都会聚集在一起打鼓,那鼓点里蕴含着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在排练现场,70 岁的王庆坤格外引人注目。他已打鼓 20 余年,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他回忆:“年轻时跟着父辈学打鼓,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得反复练习上百遍。鼓点一旦记错一个,整个节奏就会被打乱,根本没法继续敲下去。”
近年来,面对民俗鼓舞“后继乏人” 的困境,队员们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行动,着手建立传承基地,大力培养年轻传承人。14 岁的李先一便是 “新生代” 传承人中的一员。作为第六代传承人,他每逢假期都会跟随王彦臣潜心研习。如今,他不仅能熟练演绎全套曲目,更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接续着民俗鼓舞的传承脉络。
西王力民俗鼓舞第六代传承人李先一坦言:“一开始觉得学打鼓很难,但后来越打越上瘾。师傅们告诉我,鼓点里承载着祖辈的智慧,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中断。我是第六代传承人,一定要把它好好发扬下去。”
西王力民俗鼓舞第五代传承人王彦臣也充满信心:“鼓点会老,但传承的劲儿不会老。只要有人学、有人演,这鼓声就会一直响下去,传到更远的地方。”